
工作與家庭衝突,社會支持和快樂指數之關係:台灣獨特經驗
得獎研究:2020 APEC 健康女性健康經濟體研究獎第二名
台灣的性別平等表現名列亞洲第一,超過一半以上的已婚女性為在職。然而,她們正面臨日益上升的工作家庭平衡壓力。為了要更進一步了解台灣的狀況,本研究呈現受訪者的工作家庭衝突(WFC)、家庭工作衝突(FWC)、社會支持、身心福祉表現。
研究期間
2020/04~2020/05
研究對象
台灣專業經理人/專業工作者
研究動機
1. 為因工作家庭衝突而有較差身心福祉的工作者發聲代言
2. 為工作者尋求職場正義:提供企業雇主充分資訊,
讓他們了解工作者的需要, 尋求更好的工作家庭政策。
3. 提供企業主管/人資在擬定家庭友善政策時的論述基礎。
4. 論述企業社會責任應包含員工的家庭領域。
5. 呈現工作家庭兩難為全球性挑戰。
Executive Summary
主要研究發現
1. 男性有未說出來的祕密?
工作家庭衝突,男女有別嗎?

2. 家庭照顧角色壓力越大,越期待職場彈性管理政策
扶養六歲以下小孩者對於職場彈性措施的渴望

3. 檢視性別平等工作法之適用性,賦予勞資雙方更多的協商空間

4. 企業主管要多一分體貼和敏感度,員工之工作與家庭問題已大不同

5. 未來企業贏的策略是:多提供人性化的措施,建構一個讓員工可以整合
「工作和家庭」雙責任的組織文化

本研究針對政府、企業/雇主與工作者提出一系列的建議:
1. 在發展工作家庭平衡相關政策時,政府應聚焦在「無性別差異的支持」。
2. 要追求企業與工作者的雙贏,「彈性」至關重大。
3. 當政府推動相關政策工具(例,性別工作平等法)時,應考慮心理動能及人員-環境適配程度。
4. 政府應導引發展「企業支持」及「家庭支持」,以追求更好的工作、更幸福的人生。
5. 政府應協助企業發展員工家庭照顧支持措施,以創造更好的工作家庭整合模式。
6. 政府應借鏡北歐經驗,提供「可負擔的托兒服務」。
7. 在協助工作者發展工作家庭整合上,主管支持至關重要。
8. 組織的工作家庭政策,是發展員工的社會心理資本上不可或缺的一塊。

工作與家庭衝突,社會支持和快樂指數之關係:台灣獨特經驗
台灣的性別平等表現名列亞洲第一,超過一半以上的已婚女性為在職。然而,她們正面臨日益上升的工作家庭平衡壓力。為了要更進一步了解台灣的狀況,本研究呈現受訪者的工作家庭衝突(WFC)、家庭工作衝突(FWC)、社會支持、身心福祉表現。